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黄筒花

黄筒花

药材名称黄筒花

拼音Huánɡ Tǒnɡ Huā

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黄筒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acellanthus tubiflorus Sieb. Et Zucc

采收和储藏:6-8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黄筒花,肉质寄生小草本。全株高5-11cm,几无毛。茎直立,单生或簇生,不分枝。叶较稀疏地螺旋状披列于茎上;卵状三角形或狭卵状三角形,长5-8(-10)mm,宽3-4mm,边缘稍膜质,先端尖。花常4至10余朵簇生于茎端而成头状花序;苞片1枚,宽卵形至长椭圆形,长1.5-2.3cm,宽0.5-0.8cm,先端渐在或稍钝;花几无柄;无花萼;花冠筒状二唇形,白色,后渐变浅黄色,长2.5-3.5cm,筒部长2.5-3cm,上唇先端微凹或2浅裂,下唇3裂,明显短于上唇,裂片近等大,长圆形,长约3mm,宽约1.2cm处,长1-1.2cm;子房椭圆球形,柱头棍棒状,近2浅裂。蒴果长圆形,长1-1.4cm,直径5-8mm。种子多数,卵形,长0.3-0.4mm,种皮网状。花期5-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反800-1400m的山坡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陕西、甘肃、浙江、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腰膝;清热解毒。主头蛇;神经衰弱;腰膝酸痛;肠炎;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代代花枳壳

    药材名称代代花枳壳拼音Dài Dài Huā Zhǐ Ké英文名Bitter Orange Fruit别名代代、代代圆、苏枳壳。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代代花Citrus aur

  • 中华补血草

    药材名称中华补血草拼音Zhōnɡ Huá Bǔ Xuè Cǎo别名匙叶草、海金花、海萝卜来源中华补血草Limonium sinense (Girald ) Kuntze [Stat

  • 镰片假毛蕨

    药材名称镰片假毛蕨拼音Lián Piàn Jiǎ Máo Jué英文名herb of Falcate-lobe Pseudocyclosorus别名凤尾草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金

  • 白绿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绿叶药材名称白绿叶拼音Bái Lǜ Yè别名羊奶果、胡颓子、天青地白、小羊奶果来源胡颓子科白绿叶Elaeagnus viridis Servett. var.

  • 牡荆根

    《中药大辞典》:牡荆根药材名称牡荆根拼音Mǔ Jīnɡ Gēn出处《别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根。性味苦辛,温。①《别录》:"甘苦,平,无毒。"②《纲目》:"苦微辛。

  • 金背枇杷

    药材名称金背枇杷拼音Jīn Bèi Pí Pá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陇蜀杜鹃的果实。秋后采摘,蜜炒用。性味苦,平。功能主治镇咳祛痰,清肺和胃,降气消暑。治肺

  • 白金古榄

    药材名称白金古榄拼音Bái Jīn Gǔ Lǎn别名百解薯、千金薯、竹叶薯、金银带(《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三筒管的块根。夏季采集,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三筒

  • 飞天蜈蚣

    药材名称飞天蜈蚣拼音Fēi Tiān Wú Gōnɡ别名蜈蚣草、神仙对坐草、石上蜈蚣、落地蜈蚣、百足草(《陆川本草》),铁斑鸠、巴岩姜(《贵州民间药物》)。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

  • 紫茉莉子

    《中药大辞典》:紫茉莉子药材名称紫茉莉子拼音Zǐ Mò Lì Zǐ别名土山柰(《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种子内的胚乳。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茉

  • 榆花

    《中药大辞典》:榆花药材名称榆花拼音Yú Huā出处《别录》来源为榆科植物榆树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榆白皮"条。功能主治《别录》:"主小儿痫,小便不利,伤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