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芩子

黄芩子

《中药大辞典》:黄芩子

药材名称黄芩子

拼音Huánɡ Qín Zǐ

出处《别录》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果实

功能主治《别录》:"主肠澼脓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芩子

药材名称黄芩子

拼音Huánɡ Qín Zǐ

英文名Fruit of Baikal skullcap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黄芩粘毛黄芩或丽江黄芩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S. amoena G. H. Wright、S. uiscidula Bunge D.likiangensis Diel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果产成熟后采摘,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80cm。茎钝四棱形,具细条纹,无毛或被上曲至开展的微柔毛,绿色或常带紫色;自基部分枝多而细。叶交互对生;无柄或几无柄;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5-4.5cm,宽3-12mm,先端钝,基部近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无毛或微有毛,下面淡绿色,沿中脉被柔毛,密被黑色下陷的腺点。总状花序顶生或腑生,偏向一侧,长7-15cm;苞片叶状,卵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4-11cm,近无毛;花萼二唇形,紫绿色,上唇背部有盾状附属物,果时增大,腊质;花冠二唇形,蓝紫色或紫红色,上唇盔状,先端微缺,下唇宽,中裂片三角状卵圆形,宽7.5mm,两侧裂片向上唇靠合,花冠管细,基部骤曲;雄蕊4,稍露出,药室裂口有白色髯毛;子房褐色,无毛,4深裂,生于环状花盘上,花柱细长,先端微裂。小坚果4,卵球形,长1.5mm,径1mm,黑褐色,有瘤。花期6-9月,果期8-10月。

多年生草本,高20-35cm。茎锐四棱形,略具槽,沿棱角被疏毛,分枝或不分枝,常带紫色。叶对生;叶柄短,长1-2mm;叶片草质,长圆状卵形或长圆形,常对折,长1.4-3.5cm,。宽7-14m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楔形至浅心形,边缘有不明显的圆齿至全缘,上面暗绿色,无毛或被疏柔毛,下面淡绿色,密被下陷的腺点,沿中脉被柔毛。花对生,排列成顶生长5-14cm的总状花序;苞片叶状,披针状长圆形,长5-10mm;花萼二唇形,常带紫色,背部盾片膜质,果时增大;花冠二唇形,紫色或蓝紫色,长2.4-3cm,外被腺毛;雄蕊4,花丝扁平;子房无毛,花柱细长,柱头微裂。小坚果卵球形,棕褐色,具瘤。花期5-9月,果期7-10月。

多年生草本,高20-35cm。茎直立,褐紫色,四棱形,被倒向柔毛,茎中部节是长1.8-3.6cm。叶交互对生;叶片椭圆状卵圆形工椭圆形,长1.3-3cm,宽6-15mm,先端圆钝,有时微缺,边缘在中部以上有不明显的圆齿或近全缘,上面绿色,被稀疏的柔毛,下面淡绿色,密被凹腺点。花对生,在茎顶排列或顶生的总状花序,长6.5-12cm;苞片叶状,两面均被腺毛;花萼二唇形,常带紫色,外面密被腺毛,盾片半圆形,果时竖立,反折;花冠二唇形,黄白色、黄色至绿黄以,常有粉紫斑或条纹,长2.6-3cm,外面密被腺毛,冠筒近基部囊状膨大;雄蕊4;子房深4裂,花柱细长,柱头微裂。小坚果4,黑色,卵球形,具瘤。花期5-8月,果期7-9月。

功能主治止痢。主痢下脓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

各家论述《别录》:主肠澼脓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棕

    《中药大辞典》:野棕药材名称野棕拼音Yě Zōnɡ别名山棕出处《云南恩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双籽藤的根。全年可采。去皮切片晒干。原形态双籽藤,又名:双子棕。灌木状,茎具棕衣。叶大,顶生,不等的羽

  • 毛杨梅根皮

    药材名称毛杨梅根皮拼音Máo Yánɡ Méi Gēn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梅科植物毛杨梅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ca esculenta Buch.-Ham.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 宽卵叶山蚂蝗

    药材名称宽卵叶山蚂蝗拼音Kuān Luǎn Yè Shān Mǎ Huánɡ别名假山绿豆。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宽卵叶山蚂蝗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

  • 一把篾

    药材名称一把篾拼音Yì Bǎ Miè别名乌蔹莓,嘿吗野(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葡萄科植物一把篾的根或藤。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常绿藤本,有卷须。茎藤棕黑色,表面有

  • 山野豌豆

    药材名称山野豌豆拼音Shān Yě Wān Dòu别名宿根巢菜(《重要牧草栽培》),落豆秧、山豌豆,山豆苗、宿根草藤、豆碗碗、涝豆秧(《国产牧草植物》),山黑豆(《东北药植志》),透骨草、草

  • 刺盖草

    药材名称刺盖草拼音Cì Gài Cǎo别名大刺盖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罗平蓟的根。秋季采根,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5米。根粗壮,须根白色。茎直立,具明显纵棱

  • 醉鱼草花

    《中药大辞典》:醉鱼草花药材名称醉鱼草花拼音Zuì Yú Cǎo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醉鱼草的花,4~7月采收,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醉鱼草"条

  • 皮哨子

    《中药大辞典》:皮哨子药材名称皮哨子拼音Pí Shào Zi别名无患子(《滇南本草》整理本),油患子(四川)。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川滇无患子的果皮或种子。原形态落叶乔

  • 蓝萼香茶菜

    药材名称蓝萼香茶菜拼音Lán è Xiānɡ Chá Cài别名香茶菜、山苏子、回菜花、倒根野苏来源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蓝萼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

  • 鸦椿卫矛

    药材名称鸦椿卫矛拼音Yā Chūn Wèi Máo英文名Euscaphis Spindle-tree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鸦椿卫矛的根及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