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九气拈痛丸

九气拈痛丸

《中国药典》:九气拈痛丸

药方名称九气拈痛丸

处方香附(醋制)300g木香75g高良姜75g陈皮150g郁金150g莪术(醋制)600g延胡索(醋制)300g槟榔150g甘草75g五灵脂(醋炒)300g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至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苦、辣。

炮制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气滞血瘀导致的胸胁胀满疼痛,痛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九气拈痛丸

药方名称九气拈痛丸

处方香附(炙)5千克 良姜1.25千克 黄郁金2.5千克莪术(炙)10千克五灵脂(炒)5千克甘草1.25千克橘皮2.5千克延胡索(炙)5千克木香1.25千克槟榔2.5千克

制法上药十味,并研为细粉,过罗,用冷汗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治寒气郁滞,胃脘疼痛,两胁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6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九气拈痛丸

药方名称九气拈痛丸

处方当归4两,良姜4两,五灵脂4两,莪术4两,槟榔4两,青皮4两,元胡2两,郁金2两,木香2两,陈皮2两,姜黄2两,香附5两,甘草1两5钱。

制法上为末,醋为丸。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主心胃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开水送下。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猜你喜欢

  • 灵龙丹

    《普济方》卷一一五:灵龙丹药方名称灵龙丹处方麝香1两,乳香5两,地龙5两,白胶香7两,乌头5两,木鳖子12两,五灵脂40两。制法上为极细末,酒糊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一切风疾。用法用量每服1丸,酒化

  • 百合丸

    《圣惠》卷四十六:百合丸药方名称百合丸处方百合1两,紫菀1两(洗去苗土),桂心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皂荚子仁半两(微炒),贝母1两(煨微黄),五味子1两,干姜1两(炮裂,锉),杏仁1两(汤浸,

  • 虎杖汤

    《圣济总录》卷三十:虎杖汤药方名称虎杖汤别名虎杖散处方虎杖(细锉)4两。功能主治伤寒毒气攻手足,虚肿疼痛甚者。用法用量上以水1斗,煎至5升,去滓,看冷热以渍手足,即愈。于避风处用。摘录《圣济总录》卷三

  • 定痛三香饮

    药方名称定痛三香饮处方乳香、香附、木香、人参、黄耆、延胡索、当归、川芎、芍药、防风、官桂、甘草、枳壳、桔梗、乌药、厚朴、白芷。功能主治脐痈。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1个,水煎服。夏天去桂,加干葛、黄芩

  • 鹿茸胶

    药方名称鹿茸胶处方老鹿茸160两。制法上将鹿茸切块,洗净,煎七昼夜,加黄酒32两,冰糖32两,收胶。功能主治壮阳补脑,生精补髓。主四肢无力,腰膝酸软,肾虚阳痿,妇女崩漏带下。用法用量每服2-3钱,用黄

  • 槐灰散

    药方名称槐灰散处方槐枝不拘多少(烧灰)。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崩中或下赤白,不问年月远近。用法用量以温酒调下方寸匕,食前服。摘录《良朋汇集》卷六

  • 两利汤

    药方名称两利汤处方白术5钱,茯苓5钱,薏仁1两,人参1钱,甘草5分,白芍1两,当归1钱,肉桂3分,防风5分,半夏1钱。功能主治卒中之后,手足流注疼痛,久之则麻痹不仁,难以屈伸。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4剂

  • 菊花洗心散

    药方名称菊花洗心散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芍药1钱,熟地1钱,菊花1钱,荆芥穗1钱,生地2钱,黄芩8分,栀子8分,羌活8分,防已5分,龙胆草8分,木贼8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眼目病。用法用量水煎,食后

  • 大剂归芍汤

    药方名称大剂归芍汤处方当归2两,白芍2两,枳壳2钱,槟榔2钱,滑石3钱,广木香1钱,莱菔子1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痢疾感湿热而成,红白相见,如脓如血,至危至急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妙在用归、

  • 加味龙石散

    《普济方》卷二九九:加味龙石散药方名称加味龙石散处方寒水石(烧)12克 珠砂(飞研)6克 马牙消(枯)3克 铅白霜1.5克硼砂1.5克 脑子7.5克 或加甘草末6克制法上药研极细末。功能主治清热利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