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黄当归散

大黄当归散

张氏医通》卷十五:大黄当归散

药方名称大黄当归散

处方大黄(酒蒸)黄芩(酒炒)各30克红花6克苏木当归栀子(酒炒)木贼各15克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主眼胞壅肿,瘀血凝滞不散,渐生翳膜。

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煎,食后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医宗金鉴》卷七十八:大黄当归散

药方名称大黄当归散

处方大黄30克当归6克木贼30克黄芩30克栀子15克菊花9克苏木15克红花24克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主肝热迫血,血灌瞳人,目睛疼痛,服止痛没药散后,痛已止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茶清调下。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八

银海精微》卷上:大黄当归散

药方名称大黄当归散

处方当归、芍药、川芎菊花大黄黄芩杏仁薄荷各等分。

功能主治胃中有热,眼生赤膜垂下,遮于黑睛疼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温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银海精微》卷下:大黄当归散

药方名称大黄当归散

处方归尾(酒洗)1两,川芎1两,菊花3两,大黄(酒洗)5钱,黄芩1两,苏木1两,栀子(酒炒)1两,红花5钱(1方无川芎)。

功能主治眼壅肿,瘀血凝滞不散,攻冲生翳。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金鉴》卷七十八:大黄当归散

药方名称大黄当归散

处方大黄1两,当归1钱,木贼1两,黄芩1两,栀子5钱,菊花3钱,苏木5钱,红花8钱。

制法上为细末,令匀。

功能主治血灌瞳仁,目睛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远茶清调下。宜服止痛没药散,止疼后服。

摘录《金鉴》卷七十八

猜你喜欢

  • 复方蒲公英汤

    药方名称复方蒲公英汤处方蒲公英60克,大青叶30克,黄芩24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热毒壅阻咽喉。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摘录刘祥泉》

  • 白柿粥

    药方名称白柿粥处方干柿不拘多少。功能主治温补,厚肠胃,健脾胃,消宿食,去面(黑干),除宿血,润声喉。主用法用量水浸,下筛,取汁,和糯米泔煮成粥,任食之。和蜜用亦好。摘录《济众新编》卷七

  • 加味参附汤

    《妇人大全良方》卷八:加味参附汤药方名称加味参附汤别名加减参附汤(《校注妇人良方》卷八)。处方大附子75克(炮)大人参30克制法上二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脏腑虚寒,下痢纯白,状如鱼脑,脐腹冷痛,日夜无度

  • 滋荣活络汤

    药方名称滋荣活络汤处方川芎4.5克当归熟地人参各6克黄耆茯神天麻各3克 炙草陈皮荆芥穗防风羌活各1.2克黄连2.4克(姜汁炒)功能主治治产后血虚,口噤、项强、抽搐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取2

  • 羌活防风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羌活防风汤药方名称羌活防风汤处方羌活、防风、川芎、藁本、当归、芍药、炙甘草,各二钱,地榆、细辛,各一钱。功能主治治破伤风,初得在表。用法用量上分作二贴,每贴水二盏,煎至八分。热

  • 鸡清散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朱氏家传》:鸡清散药方名称鸡清散处方郁金半两(用皂荚浆水1盏,或酸菜汁亦得,煮干为度),滑石半两(生),雄黄半两(醋煮半干用)。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咳嗽出血下涎。用法用量每服1

  • 半表半里中和汤

    药方名称半表半里中和汤处方人参2钱,陈皮2钱,黄耆1钱5分,当归1钱5分,白术1钱5分,白芷1钱5分,川芎、茯苓、皂角刺、乳香、没药、金银花、甘草节。功能主治痈疡半阴半阳,似溃非溃,似肿非肿,此皆元气

  • 祛风舒筋丸

    药方名称祛风舒筋丸处方防风50g桂枝50g麻黄50g威灵仙50g 制川乌50g 制草乌50g苍术(炒)50g茯苓50g木瓜50g秦艽50g骨碎补(炒)50g牛膝50g甘草50g 海风藤50g 青风藤5

  • 柴胡姜桂汤

    《医学传灯》卷下:柴胡姜桂汤药方名称柴胡姜桂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干姜、桂枝、厚朴、山楂、陈皮。功能主治因当风露卧,冷水浴澡,阴邪客于荣卫而致疟疾,寒多热少,脉来洪弦无力。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 恒山乌梅汤

    药方名称恒山乌梅汤别名常山鸟梅汤处方乌梅半两,桂心半两,芫花半两,半夏半两,恒山半两,豉5合(绵裹),(一方无半夏、恒山)。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催吐痰涎。主疟,膈痰不得吐。用法用量常山乌梅汤(《外台》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