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葶苈煎

葶苈煎

圣济总录》卷一七四:葶苈煎

药方名称葶苈煎

处方葶苈(纸上炒)22克防己45克 泽漆叶都李仁(去皮、尖,炒)各37.5克 赤茯苓(去黑皮)泽泻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如膏)各90克柴胡(去苗)60克

功能主治治小儿水气肿满,服药不退者。

用法用量上八味,除杏仁外,粗捣筛,用水1升,煎至300毫升,去滓,入杏红膏及白蜜500克,慢火煎如稀饧。二岁儿每服l.5克,用温水调下,渐加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鸡峰》卷十九:葶苈煎

药方名称葶苈煎

处方葶苈2两,川芒消1两,椒目2两半,水银1两(以枣肉少许研尽),防己1两,海蛤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石水。腹坚渐大,四肢肿满。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葶苈丸”。

摘录《鸡峰》卷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七四:葶苈煎

药方名称葶苈煎

处方葶苈(纸上炒)3分,防己1两半,泽漆叶1两1分,郁李仁(去皮尖,炒)1两1分,赤茯苓(去黑皮)3两,泽泻3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如膏)3两,柴胡(去苗)2两。

制法上为粗末,以水1斗,煎至2升半,去滓,入杏仁膏及白蜜1斤,慢火煎如稀饧。

功能主治小儿肿满,服药不退。

用法用量2岁儿每服半钱匕,温水调下。渐加之,更随儿大小加减。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圣惠》卷三十四:葶苈煎

药方名称葶苈煎

处方葶苈末1分,地龙末1分,麝香半钱(细研),腊月猪脂3两。

制法先煎猪脂令化去滓,次入诸药,煎10余沸,于瓷盒中盛。

功能主治齿(匿虫)。

用法用量柳枝点药,于火上炙令热,烙牙齿缝中十余度,1日3-5遍。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猜你喜欢

  • 胶艾丸

    药方名称胶艾丸处方香附生地枳壳白芍砂仁艾叶阿胶制法上药研未,用山药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经行后期太甚。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温开水送下。摘录《妇科玉尺》卷一

  • 暑症片

    药方名称暑症片处方猪牙皂80g细辛80g薄荷69g 广藿香69g木香46g白芷23g防风46g陈皮46g半夏(制)46g桔梗46g甘草46g贯众46g白矾(煅)23g雄黄57g朱砂57g性状为浅棕黄色

  • 蜜饯萝卜

    药方名称蜜饯萝卜处方白萝卜500~1000克蜂蜜150~200克制法将白萝卜洗净后,切成条状或丁状;在铝锅内加入清水,烧开后,把萝卜放入再烧,至煮沸后即可把萝卜捞出,把水淋干,晾晒半日,再把它放入铝锅

  • 天竺黄散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天竺黄散药方名称天竺黄散处方天竺黄7.5克(细研)牛黄3.7克(细研)胡黄连7.5克***屑7.5克天麻15克蝉蜕7.5克(微炒)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功能主治治小儿胎风

  • 加味地黄汤

    《辨证录》卷五:加味地黄汤药方名称加味地黄汤处方熟地5钱,茯苓5钱,山茱萸3钱,泽泻3钱,丹皮3钱,山药5钱,麦冬5钱,北五味1钱,肉桂5分。功能主治补水济心,补金生肾。主春月伤风后阴虚,肾水不能上济

  • 阿胶圆

    药方名称阿胶圆处方麦门冬(去心)、丹参、贝母(炒)、防风(去芦.叉.头)、柏子仁、茯神(去木)、杜仲(去粗皮.炒)、百部根,各半两;干山药、阿胶(炒)、茯苓(去皮)、熟干地黄、五味子,各一两;远志(去

  • 痛经散

    药方名称痛经散处方肉桂6克 参三七3克 失笑散30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功能主治温经祛瘀。治寒凝气滞,致成痛经,月经来时,少腹胀痛,拒按喜温,血块下后则痛止者。用法用量日服3克,分早、晚二次吞ga。月经

  • 金鸡舌散

    药方名称金鸡舌散处方金鸡舌根。功能主治病茧,手指节结毒,焮赤肿痛,又名蛇节疔。用法用量磨酒服;或磨半泔半醋暖涂之。摘录《准绳·疡医》卷三

  • 解毒丹

    《蒲辅周医疗经验》:解毒丹药方名称解毒丹处方当归30克 赤豆卷(用赤小豆发出芽一分长,即晒干)90克肉苁蓉(酒洗,去盐)90克 山萸肉30克 川牛膝(酒炒)30克香附(酗制)30克 土茯苓30克 银花

  • 紫菀散

    《太平圣惠方》卷六:紫菀散药方名称紫菀散处方紫菀30克(洗,去苗、土)桔梗30克(去芦头)茅根60克(锉)甘草15克(炙微赤,锉)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川朴消30克木通30克(锉)制法上药捣筛为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