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解药毒方

解药毒方

药方名称解药毒方

处方生姜赤小豆山豆根、黑蛤粉。

制法捣捩姜汁,以三味为末。

功能主治狼毒中毒。

用法用量调敷之。

临床应用狼毒中毒:王仲礼嗜酒,壮岁时疮(疒查)发于鼻,延于颡,心甚恶之,服药弗效。僧法满使服何首乌丸,当用二斤,适坟仆识草药,乃掘得之。其法忌铁器,但入砂钵中,藉黑豆蒸熟,既成,香味可人,念所蒸水必能去风证,以颒面,初觉极热,渐加不仁,至晚大肿,眉、目、耳、鼻浑然无别,望之者莫不惊畏。王之母高氏曰:凡人感风癞,非一日积,吾儿遇毒,何至于是。吾闻生姜汁、赤小豆解毒,山豆根、黑蛤粉能消肿。亟命仆捣捩姜汁,以三味为末,调敷之。中夜即消,到晓如初。盖先采何首乌,择焉不精,为狼毒杂其中,以致此挠也。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四引《类编》

猜你喜欢

  • 狼牙膏

    药方名称狼牙膏处方狼牙(捣)1分,雄黄(研)1分,丹砂(研)1分,硫黄(研)1分,雷丸(捣)1分,白矾(熬令汁枯,研)1分,藜芦(去芦头,捣)1分。制法上为细散,蜜调为膏。功能主治一切癣。用法用量涂癣

  • 蜂姜丸

    药方名称蜂姜丸处方便香附白僵蚕(炒)海蛤粉栝楼仁蜂房杏仁神曲各等分制法上为末,以姜汁、竹沥入蜜和丸,如樱桃大。功能主治主治饮酒过多,积痰留肺,久嗽,痰滞如胶,气不升降。用法用量含化咽下。摘录《东医宝鉴

  • 固经丹

    药方名称固经丹处方香附子(醋浸,炒黑)1两,蒲黄(炒黑)1两,枯矾5钱,龙骨2钱5分,牡蛎2钱5分。制法上为细末,炊饼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人崩中不止,经水淋漓。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淡醋汤

  • 山甲内消散

    药方名称山甲内消散处方当归梢甘草节大黄各9克穿山甲(炒)3大片僵蚕黑牵牛各3克 土木鳖3个功能主治治鱼口、便毒、骑马痈、横痃等症初起未成脓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酒各250毫升,煎取400毫升,空腹时服

  • 地榆绢煎

    药方名称地榆绢煎处方地愉8两(洗净,捣罗为末),绢1匹(小薄者)。制法上件绢,用清水洗净绢糊,用炭灰淋清汁2斗煮绢,以灰汁尽为度。绢已烂熟,擘得成片,段3寸至5寸,即取出压尽灰汁,入于清水内,洗3-5

  • 甘露酒

    药方名称甘露酒处方圆眼肉2两,红枣肉2两,葡萄2两,桃仁2两,当归2两,枸杞2两,杜仲2两,熟地2两。功能主治诸虚百损。用法用量浸烧酒10斤。常服。摘录《仙拈集》卷三

  • 碧云膏

    《圣惠》卷三十二:碧云膏药方名称碧云膏处方腊月猪脂5两(炮,去滓),铜绿1两(细研),腻粉半两。制法将药盛油瓷瓶内,以篦子搅令匀后,冷凝结为膏。功能主治眼赤烂。用法用量每用先以热盐浆水洗眼后,涂1大豆

  • 矾石大黄丸

    药方名称矾石大黄丸处方矾石、大黄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无名毒肿及癜风、疥、癣。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汤下,1日1次。摘录《家塾方》

  • 调中方

    药方名称调中方别名调中汤处方升麻4分,玄参5分,甘草4分(炙),知母5分,茯苓3分,牡蛎6分,漏芦5分,枳实6分(炙),菝葜4分,黄连6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除风湿,理石毒,止小便,去皮肤疮。主肾虚

  • 丁香柿蒂散

    《卫生宝鉴》卷十二:丁香柿蒂散药方名称丁香柿蒂散处方丁香柿蒂青皮陈皮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功能主治主诸种呃、噫,呕吐痰涎。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摘录《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