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通泻利咽汤

通泻利咽汤

药方名称通泻利咽汤

处方大黄(后下06-10克,软柴胡6-9克,淡黄芩6-9克,金银花10-15克,连翘壳10-15克,射干10克,夏枯草10克,蒲公英10-15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通腑利咽,排脓生肌。主肺胃积热,复感风温时邪。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福建中医药》

猜你喜欢

  • 阿魏香槟丸

    药方名称阿魏香槟丸处方阿魏24克 广木香6克槟榔12克制法研细末,糊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行气消积。气滞腹痛久不愈者。用法用量每服3丸,日二次。因阿魏气臭难吃,可改用胶囊装,每服0.9克。摘录《蒲辅

  • 泻白散

    药方名称泻白散别名泻肺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处方地骨皮桑白皮(炒)各30克甘草(炙)3克功能主治清泻肺热,平喘止咳。治肺热壅盛喘咳,甚则气急,皮肤蒸热,发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用法用量上

  • 羊肾丸

    《证治准绳·类方》卷八:羊肾丸药方名称羊肾丸处方山茱萸干姜川巴戟 芍药泽泻北细辛菟丝子(酒浸)远志(去心)桂心黄耆石斛干地黄附子当归牡丹皮蛇床子甘草苁蓉(酒浸)人参各60克 菖蒲30克防风45克茯苓1

  • 万氏牛黄清心丸

    药方名称万氏牛黄清心丸处方牛黄10g朱砂60g黄连200g黄芩120g栀子120g郁金80g性状为红棕色至棕褐色的大蜜丸;气特异,味甜、微涩、苦。炮制以上六味,除牛黄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黄连等四

  • 红花当归饮

    药方名称红花当归饮别名红花当归散、凌霄花散、红花归尾散、调经活血汤处方红花、当归、赤芍、牛膝、紫葳、官桂、甘草、白芷、苏木、寄奴。功能主治逐瘀血,通经。主妇人血脏虚竭,或积瘀血,经候不行;或断续不定,

  • 电制膏

    药方名称电制膏处方宣黄连4钱,大艾叶2钱。功能主治眼疾。用法用量上药火烧作灰,以细生绢作筛于盏上,新汲水滤过如淋灰汁状,候得1中盏许,除去滓,以清澄药水用铜盏坐热汤中,通手洗,临卧点两眦。摘录《袖珍》

  • 艾叶丸

    《圣惠》卷五十九:艾叶丸药方名称艾叶丸别名伏龙肝丸处方艾叶1两(微炒),黄连1两(去须,微炒),木香1两,地榆1两(锉),伏龙肝1两,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当归1两(锉,微炒),赤芍药1两,黄芩

  • 玳瑁散

    《普济方》卷三○四:玳瑁散药方名称玳瑁散处方面末、独头蒜。功能主治狐尿疮。用法用量上同杵,用玳瑁簪头内疮孔中。虫出愈。摘录《普济方》卷三○四《圣济总录》卷一六○:玳瑁散药方名称玳瑁散处方玳瑁(镑)3分

  • 含膏丸

    药方名称含膏丸别名含奇丸处方曹州葶苈子1两(纸衬,熬令黑),知母1两,贝母1两。制法上为末,以枣肉半两、别销砂糖1两半,同入药中和为丸,如弹丸大。功能主治咳嗽。用法用量含奇丸(《医学入门》卷七)。摘录

  • 还元秋石乳酥丸

    《万氏家抄》卷四:还元秋石乳酥丸药方名称还元秋石乳酥丸别名还元秋石丸(《医学入门》卷七)。处方秋石240克 白茯苓500克天门冬麦门冬生地黄熟地黄人参地骨皮人乳粉各12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